中国大学毕业生在挑战中追求事业梦想
作者:时峥 编辑: 时间:2016-03-18 点击数: 责任编辑:
“入职第一天,几百个新人一起在公司大厅报到。我突然觉得自己很渺小,不知道怎么才能从新的岗位上脱颖而出。”
柴凯是刚进入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职场新人,6月底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开始了在北京的新生活。离开象牙塔,一下子从之前悠闲的学生变成天天要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的忙碌上班族,他对自己的新角色还有些不适应。
柴凯只是中国2011年约660万高校毕业生大军中的一员,和他相似,许许多多刚刚工作的大学生在憧憬未来的同时,也有着初入职场对自我身份转变的困惑。
“大学里面主要目的是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后形成了另一个共生系统,知识和技能变成了商品,年轻人要学会与他们合理交换、合理分享、合理竞争,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胡守钧对记者说。
根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2010年发布的报告,98%的被调查2010届就业大学毕业生遭遇职场问题。职场新人们当前主要面临的三大问题为“个人发展空间小,找不到发展方向”(30%)、“经济压力太大”(21%)和“工作压力、强度太大”(14%)。
余璜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的研究生,2011年6月,他进入阿里巴巴工作。由于之前在相关领域做过实习,余璜很快进入了新角色。然而,现在摆在余璜面前的不再是几年的校园生活规划,而是漫漫无期的职业之路,每每想到这些,他不禁有些迷茫。
“在学校的时候,只是想着把手头工作做好就行了。工作后,当思考把问题做好后,会补着问一句: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有点长路漫漫的感觉。”工作刚满一个月的余璜对记者说。
除了工作上的磨合适应问题,奋斗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还得面临高昂的生活成本和拥堵的交通。中国6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再创新高,达到6.4%,这让广大职场新鲜人倍感生活的艰辛。
“北京的地铁太挤、路上太堵。我每天上下班坐地铁都能看到站外排着弯弯曲曲的长龙,一趟地铁坐下来简直被挤成了沙丁鱼。”柴凯苦笑着说,“有一天到地铁站看到队排得实在太长,就打算打的上班。可的哥还是劝我坐地铁,因为打车得绕两三倍的路,再加上北京的拥堵状况,肯定还没有地铁快呢。”
即便如此,大城市的机会平台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留下来奋斗和打拼。“一线城市舞台大,提供给我们的机会也多,趁着年轻我想现在这儿打拼一下。但过几年我还是想回家乡武汉去,一来没有北京户口,二来就算这里的工资高些还是买不起房,终究不是我的归宿。”说起未来,柴凯有些无奈。
据《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07届毕业时选择在“北上广”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已有22.2%的人选择离开,去往其他地区就业。怀揣着“大城市梦”的年轻人面对物价、房价、交通、户口,一次次感受到“长安居,大不易”的艰辛。
对此,胡守钧教授表示,职场上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职场新人要学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在保证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才能。
尽管面对着刚进入社会和生活经济上的重重压力,大多数学生在接受采访时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
“虽然现在还处在适应期,但我会尽快调整心态,最大化程度的利用空闲时间充电以尽快适应新工作。”柴凯说。